
以品牌強基,鑄汽車強國。12月13日下午,“中國汽車品牌強基工程”正式啟動(以下簡稱“品牌強基工程”)。品牌強基工程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牽頭主導,清華大學(車輛學院)發展研究中心李顯君教授團隊承接,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提供大力支持,長安、廣汽、吉利、比亞迪和小鵬汽車作為案例企業深度參與“強基工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主理人柳燕,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顯君,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輪值主席陳卓,廣汽集團宣傳部、品牌公關部部長尹捷,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李云飛和小鵬汽車副總裁王桐一起共聚云端,莊重按下啟動鍵,在炫亮奪目的光影閃耀中,這項為中國汽車品牌發展補齊原創理論短板、為汽車強國建設提供理論體系支撐和實踐指導的研究項目正式啟動,立足行業視角與站位,著眼于中國汽車品牌向上,助力推動品牌強國進程。
中國汽車集體加速向上,品牌強基研究迫在眉睫
乘著電動化、智能化等科技浪潮的東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數年來快速成長壯大,正在改寫燃油車“大而不強”的規模競爭悖論歷史,朝著“既大又強”方向邁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主理人柳燕在啟動儀式上指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已取得長足進步,在品牌價值提升、品牌高端化進程加速、市場份額提升及全球化發展等方面均有顯著體現。
從近兩年發布的全球品牌價值榜、最具價值中國品牌榜等全球第三方權威榜單上看,中國汽車品牌價值不斷提升,上榜品牌增多且增長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品牌高端化進程上,中國汽車品牌近幾年已實現了實質性的突破,推出大批高端品牌車型,國內消費者對國產高端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在市場份額方面,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有力帶動了中國汽車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的提升。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1047.9萬輛,同比增長24.2%,市場份額達到49.2%,上升5個百分點。
在全球化方面,近年來中國汽車軍團集體揚帆出海,勢頭正勁。據中汽協統計,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首次跨過200萬輛大關。2022年1月至11月,中國汽車出口已達278.5萬輛,同比增長55.3%。
但她同時認為,中國汽車要成為世界級品牌,仍然任重道遠。中國作為超大規模市場,汽車品牌價值與市場規模長期背離,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特征仍然非常明顯。從對比看,全球財富500強榜單中的中國企業數量顯著多于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上的中國品牌數量。在2022最新發布的全球百強品牌榜單中,有15個汽車品牌,中國汽車品牌無一上榜。此外,雖然近幾年中國汽車出口增勢迅猛,但在海外仍存在“散、弱、小”的狀況,“低質、低價、抄襲”等固有認知仍根深蒂固。中國汽車本土乘用車市場份額近兩年穩步上升,但最高位仍在50%上下,與強國市場本土份額仍有差距。
柳燕指出,汽車工業百年發展歷程中,各強國品牌都形成了自身的國家品牌形象標簽。中國車企由于起步晚、起點低、早期競爭力差,長期被廉價、劣質山寨等口碑包圍。隨著電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與換道超車,產品競爭力有顯著提升,但品牌形象滯后于產品實力;各品牌單打獨斗,各自為戰,未形成合力,缺少具有國家品牌價值的大品牌建設與打造。
中國汽車品牌意識覺醒較晚,大多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從實踐到實踐,成功與失敗并存。即便是對于智能電動汽車當前取得的巨大成功,也缺少深入剖析,企業在競爭之下“蒙眼狂奔”,學界尚未涉足此領域研究,因此業內缺少屬于中國汽車品牌的原創理論體系,缺少基于中國品牌成長研究而構建的體系支撐,不利于進行長期可持續的品牌建設。
因此,打造“中國汽車”大品牌,既生逢其時,又迫在眉捷。
補齊品牌理論短板,指引汽車強國建設
新的時代呼喚對中國汽車品牌理論體系特別是“思想品牌”等內容的深度研究,如何基于品牌的關鍵來源、汽車強國及中國汽車品牌發展歷程,特別是基于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典型案例,系統研究并提出中國汽車品牌成長理論,在此基礎上提出建立中國世界級汽車品牌系統方案,已成為產業處在顛覆期、國家崛起處在關鍵期的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戰略課題。
當前,是什么原因推進了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高效成長?哪些關鍵要素導致了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目前學術界、產業界和政府主管部門還沒有給出系統完美的解釋。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汽車整體品牌在智能電動汽車技術軌道上如何持續突破瓶頸、不斷集體升級?在國際市場上如何盡快提升整體競爭力和占有率?中國汽車品牌如何實現從跟隨到引領,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如何發展成為世界級品牌?這些關鍵問題同樣沒有系統研究和解決方案。
此時應運而生的“中國汽車品牌強基工程”將基于我國典型汽車企業和品牌在燃油車時代和智能化、電動化時代的成長發展的深度研究,系統總結和提煉其共性因素與底層基因,建立中國汽車品牌成長的原創理論,補足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的體系化理論短板,并提出中國培育和建立世界級汽車品牌的政策及對策建議。
作為品牌強基工程承接團隊的負責人,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顯君表示,我們國家之所以有些產業大而不強,缺乏國際競爭力,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原創理論。好的經驗升華為理論,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汽車強國的演化路徑就是實踐與理論共演。
他還特別指出,很多知名跨國公司通常有4個品牌,即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和思想品牌,而中國汽車企業目前對思想品牌的建設不夠重視?!爸袊嚻髽I不要只使‘笨功夫’,必須重視思想品牌建設,升華品牌內涵,提高品牌生命與境界,開辟全新品牌塑造和傳播情境。這正是我們承擔本項目的最大動因?!睂ψ灾髌嚻放瞥砷L的研究、形成中國汽車品牌典型成長模型是品牌強基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該研究項目選擇了智能電動汽車時代國內5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企業進行全面的案例研究,包括擁有百年歷史、正在推進第三次創業的央企品牌代表長安汽車;具有“國企的平臺、民企的效率、外企的流程”特點的國企品牌代表廣汽集團;發展勢頭正勁、成長路徑迥異的兩個民企品牌代表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還有成立時間最短、智能標簽鮮明、處于新創并成長中的造車新勢力代表小鵬汽車,將通過對每家企業演化歷程及成功關鍵因素的充分研究,找到差異、提煉共性,最終形成并建立“中國汽車品牌成長理論”。
據介紹,品牌強基工程研究將在多領域、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行業層面,為行業組織指導企業品牌國際競爭力培育提供理論供給,同時為開展行業層面的品牌促進行動提供理論支撐,提升思想品牌和理論高度;
對企業而言,品牌強基工程不僅能為案例企業提供總結品牌成長模型和傳播產品、企業及思想品牌的絕佳契機,助力企業系統化研究品牌成長,并為企業傳播提供有學術價值的傳播素材,也能為其他企業提供經驗借鑒和理論指導;
從教育行業及未來人才培養角度看,研究內容將進入清華大學案例庫,企業案例將寫入項目研究成果,還將誕生一批暢銷書及重點期刊論文;
對政府而言,研究成果將為國家有關部委的戰略、政策制定與優化提供理論支撐與分析參考。
打造“中國汽車”大品牌,中汽協加快推進系列行動
從跟隨到引領,中國品牌汽車正處在關鍵窗口期,打造“中國汽車”大品牌形象正迎來最好的時機。
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中國汽車品牌建設工作的重視度逐年提升,指導也更為具體。2022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放管服”重點任務分工,指出延續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和汽車“品牌向上”系列活動,而“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正是中汽協過去兩年在品牌促進方面的重點工作之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快速發展為中國汽車品牌向上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國汽車品牌在技術沉淀和創新、品牌煥新向上以及產品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中國已連續13年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步入快車道。此外,從用戶層面看,國潮文化興起、消費者信任度提升、Z世代成為消費主流等種種形勢都成為打造“中國汽車”大品牌的重要機遇。
柳燕指出,打造“中國汽車”大品牌不僅包括1套理論系統,即今天啟動的中國汽車品牌強基工程,還包括延伸的N項品牌建設的后續行動,包括形成國家品牌標簽、建立行業共識、大品牌形象建設、行業與企業一致性推廣及其他相關活動等。
近年來,為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共同向上,中汽協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2021年,“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于5月10日正式啟動。專項行動以“看見中國汽車”為主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并支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組織實施,在2021年“十四五”開局之年成功舉辦。首年專項行動包含“看見中國汽車”品牌巡禮全國行,成立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簡稱CB20),并舉辦中國汽車品牌向上發展專題論壇、央媒拍攝專題片等系列活動。
其中,2021年品牌巡禮全國行由長安、比亞迪、東風、小鵬、奇瑞5站組成。在首年活動取得成功的基礎上,2022年巡禮活動由紅旗、廣汽、理想、上汽、比亞迪接力完成,已成為汽車行業層面活動專屬IP。專項行動吸引了各大主流汽車企業積極參與,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首次實現了多品牌聯合行動,提升了中國品牌整體的認知度和影響力,開啟了中國汽車品牌整體向上發展的全新局面。
此外,中汽協還成立并運行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工作平臺,通過舉行品牌主題論壇和云課堂等形式開展行業學習交流活動,通過定期媒體沙龍加強與媒體溝通,營造了有利于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的輿論氛圍。柳燕表示,下一步,中汽協、中國汽車企業首席品牌官聯席會(CB20)將繼續開展更多務實重效的工作,維護中國汽車行業整體利益、推動中國汽車品牌整體向上、促進品牌營銷領域健康發展、助力中國汽車品牌共進共贏,打造好“中國汽車”的大品牌形象,助力中國汽車品牌“走上去”、“走出去”和“走進去”,匯聚行業力量,攜手推動汽車強國目標實現。
中汽協品牌部團隊、清華大學品牌強基工程課題組、CB20核心成員單位暨本次品牌強基工程的支持單位長安汽車、廣汽集團、吉利控股集團、比亞迪汽車、小鵬汽車的品牌官代表以及各企業項目團隊成員40余人通過線上方式參加了會議,并進行了研討互動。據悉,項目將持續近一年,后續將有若干發布節點,值得關注中國汽車品牌整體發展的業內外人士關注并期待。
文章轉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版權聲明:本網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合作站點或其他站點,但都會注明作/譯者和原出處,轉載只為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最近,在汽配圈舉辦的“2023(第三屆)中國汽車后市場產業趨勢峰會”上,阿爾諾特空氣懸架亞太區負責人果巍發表了題為“空氣懸架在汽車后市場發展潛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阿爾諾特空氣懸架在汽車后市場的一些市場經驗以及商業機會。
2023-03-09如今,汽車后市場供應鏈平臺競爭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在新發展的格局下,企業如何持續發展、穩定提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根據大環境/市場特色調整經營方向,還是優化產品結構做精市場?針對這些問題,汽配圈記者有幸在溫州汽配展會現場對三頭六臂浙江省區負責人季豐平進行了采訪,以下為采訪整理內容。
2022-11-21汽車的產業鏈很長,從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到中游的整車制造再至下游的后市場服務。其中,汽車后市場因其所處產業鏈的延伸環節一直以來深受中上游企業的影響。
2022-07-20江鈴重汽已暫停生產和銷售,堅定新能源轉型
榮邦李梅:摩擦行業的女性擔當,帶領榮邦走過20年發展之路
國務院參事,國家統計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鮮祖德一行蒞臨戈爾德調研
浙江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沈磊調研瑞立
“國企+民企”汽車后市場“地瓜”長向全國丨安徽宣城市交投汽運有限公司與新瑞立戰略合作簽約
電子產品制造商廣達將投資10億美元在墨西哥擴大生產
上汽集團首款搭載固態電池的量產產品將于2025年下線
消費電池上市公司加碼動力電池領域 百億級項目落地四川德陽
總投資8.3億元!劍橋(煙臺)節能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成功簽約——引領萊山區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
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采埃孚投建日照汽車方向盤生產基地
最近,在汽配圈舉辦的“2023(第三屆)中國汽車后市場產業趨勢峰會”上,阿爾諾特空氣懸架亞太區負責人果巍發表了題為“空氣懸架在汽車后市場發展潛力”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阿爾諾特空氣懸架在汽車后市場的一些市場經驗以及商業機會。
如今,汽車后市場供應鏈平臺競爭也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在新發展的格局下,企業如何持續發展、穩定提升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根據大環境/市場特色調整經營方向,還是優化產品結構做精市場?針對這些問題,汽配圈記者有幸在溫州汽配展會現場對三頭六臂浙江省區負責人季豐平進行了采訪,以下為采訪整理內容。
汽車的產業鏈很長,從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到中游的整車制造再至下游的后市場服務。其中,汽車后市場因其所處產業鏈的延伸環節一直以來深受中上游企業的影響。